近期,自动化圈聊得最多的话题当属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规划》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带来了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其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
从宏观来看,我国正在面对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这将极大地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从发展路径看,人工智能可分为三个层次:弱人工智能,指的是能够模仿人脑的基本功能、感知、记忆、学习和决策等;擅长单个方向的人工智能,比如AlphaGo只会下围棋,要让它下跳棋,或者同它怎样更好地安排明天的日程,它就不知道怎么回答;强人工智能,指的是需要结合情感,认知和推理等高阶智能,有学者把它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推理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超级人工智能,指的是其能力超过人类,而且能不断进化和自我学习,可以把它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
人工智能无疑是影响面甚广的颠覆性技术,它可以准确感知、预测、预警基础设施和社会安全运行的重大态势,及时把握群体认知及心理变化。人工智能的核心研究领域是机器学习,它主要是通过各种算法使机器能从样本、数据和经验中学习规律,从而对新的样本做出识别或对未来做出预测。机器学习系统能通过系学习数据执行复杂的流程,不需要人类工程师提前编程制定规划。
延伸到制造业,人工智能正在引领制造业的变革。其通过更可靠的需求预测、提升运营和供应链灵活性,以及对改变制造业营运的影响进行更好的预测来加速生产能力。人工智能可创造更智能、更快速、更便宜和更环保的生产流程,能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目前,我国智能制造的进程正在按部就班进行。据悉“十三五”期间,以普及数字化制造系统为主要任务,并对互联网+制造系统进行试点示范,同时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智能制造系统的研究探索;到“十四五”期间,普及互联网+制造系统,并示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智能制造系统;到“十五五、十六五”期间,推广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智能制造系统。
人工智能在不断发展,智能制造更不能一蹴而就。从“人工智能1.0”到“人工智能2.0”,中国还有一段路要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智能制造的推进必将快速而有力,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随之取得更大的飞跃。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