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国华
工业计算机与非工业计算机相对而言,对可靠性、稳定性、抗恶劣环境有更高的要求,按照这一标准,今后工业计算机的应用场景将延伸到更多领域,包括工业领域和更大范围的泛工业领域。在应用场景快速扩大的同时,市场对工业计算机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这些要求的满足情况将决定工业计算机的市场成长。
首先,工业计算机作为上层应用的底座,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充分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缩短应用的研发和调试周期,从而促进工业计算机本身的发展:
(1)实时操作系统平台支持,在实时多任务调度、I/O驱动如新一代网络/视频等驱动等支持上提供友好的用户接口;
(2)主机板与I/O等外设板能够进行快速定制、合成,具备模块化的结构;
(3)在大型分布式应用、小型物联网及嵌入式应用等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都需要这种成熟的平台架构。
工业计算机的最终应用效果取决于应用软件及系统架构,体现出来的效果是软件武装硬件、软件驱动硬件,硬件平台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底层软件支撑能力的竞争。但是光凭个别厂商单打独斗难以达到软硬件平台标准化、模块化的目标,造成硬件平台竞争力不足,影响行业规模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
如果通过学会、协会或者技术联盟平台,推动相关工业计算机体系架构的标准化,对共性技术开展联合研发,成果共享,就可以大幅降低行业应用的共同成本,推动工业计算机全行业共同上规模,让整个行业受益。
在工业计算机这条产业链上,整机厂商、主板及其他硬件供应商以及软件厂商最大的困惑基本都来自定制能力不足,而很多基础的定制需求属于共性要求。定制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表现在客户需求数量及单价与一次性投入成本的不匹配。
在有些领域,工业计算机与非工业计算机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很多商用计算机也应用在工业领域。工业计算机只有发挥专长才能凸显自己的优势。实时性、抗恶劣环境、模块化、定制灵活、I/O丰富等综合特征是工业计算机的优势,只有让工业计算机的强项更强,才能让工业计算机事业更好地发展。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0年11月刊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