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向新征程 昂首再出发

  点击数:68  发布时间:2021-04-18 10:03
3月5日,备受关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大会批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关键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2035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规划

2021年的全国两会注定不平凡。这不仅是2021年的春日盛会,也为新时代书写新的“春天的故事”开启了新篇章。

3月5日,备受关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大会批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时代勾勒的轮廓正等候画笔与颜料涂满,需要我们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足迹,接续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

抓住“关键时期”擘画壮美新蓝图

2021年是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迎来建党百年,也见证着“十四五”规划的扬帆启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携手擘画壮美新蓝图?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昂首阔步犇向新征程。”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

“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各项要求,广东将突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更大力度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和乡村振兴,加快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表示,具体而言,要突出内外联动,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突出高质量发展,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集中力量打造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202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10.27万亿元,人均达12.5万元。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6%左右的人口、创造了10.1%的经济总量,为全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长吴政隆表示,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江苏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江苏;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坚持安全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把握“三新”要义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3月7日,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十四五”时期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廖国勋表示,要结合天津实际,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新发展阶段要体现新要求,有新的担当、新的标准、新的作风和新的精神。二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要把握重大战略路径,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制造业立市,毫不动摇走绿色发展之路,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三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要突出实招,唱好京津“双城记”,做强海港空港“双枢纽”,构建消费商贸“双中心”,打造津城滨城“双城”格局,构筑科技创新高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郑建新说,长沙将进一步强化省会担当,重点开展以长株潭一体化为引领助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经济新增长极;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以重大创新平台为支撑加快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以“国字号”试点示范为契机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引领城市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凝心聚力向前进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为改革计、为发展谋,面向“十四五”,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

“从融通创新的引领力量来看,在相关领域拥有更多技术优势的大企业,理应以更大的担当作为,带动更多创新主体,支撑行业内的融通创新。”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按照“十四五”规划部署,要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十四五”规划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其中的重要部署。

“2020年9月,我作为代表之一参加了科学家座谈会,汇报了西湖大学的建设进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如何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时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步子还要再大一点。步子大一点也是胆子大一点,引入更开放、更灵活的机制。”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我想,对西湖大学来说,这既是莫大的鼓舞,同时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我们具有改革的强烈意愿和先天优势,具备改革试错的腾挪空间和纵深推进的良好条件,一定会成为国家科教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成为未来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有生力量甚至重要战略力量。”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在春天里启程,在新征程上奋力奔跑,干出新气象、干出新成效,赓续书写中国发展新奇迹。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