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知名的电力及自动化行业的领导厂商,ABB先进的产品与技术在中国工业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ABB作为主要的设备供应商频频参与到三峡工程、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及奥运场馆建设中,其世界领先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及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节能配电变压器等设备成为工程中备受瞩目的焦点。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是,这些世界领先的技术和装备并不是纯粹的“外国血统”,它们的一部分研发工作是在ABB位于中国的研发机构完成的。而随着ABB在中国研发机构的不断完善、研发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已经成为ABB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月10日,ABB(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ABB集团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柯廷安博士在京面见记者,就目前ABB在华的研发机构设置、运营情况及今后的研发重点等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他表示,ABB在华的研发工作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将是“立足于中国,服务于全球市场”。
前瞻性与实用性研发并举
ABB在中国的研究中心分设于北京和上海,是ABB设在全球的8家研究中心之一。但ABB在中国的研发工作却不完全是由研究中心完成的。据柯廷安博士介绍,目前ABB在中国的研发工作涉及三部分的内容,即研究、产品开发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职责主要是针对前瞻性技术的研究,而产品开发和针对工程技术的研究工作则由ABB在华设立的各业务机构来完成。“产品开发即针对ABB的某些产品系列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而工程技术研发则是为满足本地客户需求所做的本地化改进工作。”柯廷安博士介绍说。
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为ABB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而产品及工程技术的研发则是为了满足相对短期的需求,进行循序渐进的改进工作,以更贴近客户的需求。柯廷安博士表示,这三种研发工作各有侧重,但对于ABB来说却同等重要。
“中国特色”服务全球
ABB在华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是ABB全球研发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外,因其位于中国这一ABB重要的目标市场,又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在前瞻性技术研究方面,中国的研究中心所承接的项目有一部分是专门针对于中国市场的,如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相关研究。柯廷安博士介绍说,目前,ABB中国研究中心所从事的工作之一即“关于特高压输电绝缘材料的研究”。“由于中国环境地貌的多样化,绝缘配合在中国是一个重大的技术问题,特别是极端环境下的绝缘配合。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仿真、建模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安全问题,为用户提供在同样价格下更加适合的、质量更好的产品。”
而在一些与中国市场息息相关的技术领域,如提高电网稳定性、机器人技术方面,中国的研究中心都在全球的研发团队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目前,所有焊接机器人的开发都是在中国完成的,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开发中国市场需要的技术。”柯廷安博士说。
研发重点契合政策导向
谈起ABB目前锁定的重点研发方向,柯廷安博士表示:“我们看到中国政府正在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高速列车、水处理等行业的发展,而这些也非常符合ABB在中国的研发重点。”他还表示,机器人、智能电网、如何提高电网的稳定性、灾难防治及二氧化碳减排等,也是ABB正在关注的研发方向。
作为中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的重要参与者,接下来,ABB将继续把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作为重要研发领域,并不断推陈出新更先进的技术。
“在我们目前所关注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问题中,一是设备的尺寸,二是设备的老化问题。其实生产一个空气绝缘开关设备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其更加紧凑、尺寸更加小巧且更加可靠。而设备的老化问题,我们会通过仿真、建模去全面理解设备在运行中的表现和反应,以延长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柯廷安博士向记者解释说。
中国研发备受看重
面对经济危机的不利环境,许多企业都削减了运营成本,甚至包括研发投入,而柯廷安博士则表示,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们反而会更重视在中国的研发。去年,在全球经济形势已经开始急转直下的时候,ABB依然决定对中国研究中心在上海的机器人团队投入更多的资金,则是基于他们对机器人业务对中国乃至全球市场贡献率的乐观估计。
“我们从去年即启动了一个策略方向,就是‘立足于中国、服务于中国’,而接下来的目标就会是‘立足于中国、服务于全球市场’。”柯廷安博士说,瑞士的工程师擅长于将一个问题解决的非常完善,做出来的产品非常完美,但价格却比较贵;而中国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特长则是能够把问题简化,即将产品或方案做得简单。“如果能够把这两种特长结合起来,我们就能够生产质量很好,同时也非常易于客户使用、非常简单的一些产品,这样的产品会让我们更加有竞争力。这是我们的战略。”柯廷安博士表示。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