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下机器人力争冲击万米深度 预计2010年完成

  点击数:484  发布时间:2009-12-29 11:28
关键词:机器人
    2009年12月9日,“海龙2号”科研团队在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此前“海龙2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勘探“黑烟囱”的影像资料,现场揭秘了这一中国自主研制的下潜深度最大水下机器人的研发过程和技术参数: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于10月23日使用“海龙2号”在太平洋赤道附近洋中脊扩张中心,找到高26米、直径约4.5米的巨大“黑烟囱”。此外,画面还捕捉了“海龙2号”用机械手准确抓获约7公斤“黑烟囱”喷口的硫化物样品的全过程。

    “黑烟囱”的发现标志着中国成为国际上少数能使用“水下机器人”开展洋中脊热液调查和取样研究的国家之一。海底“黑烟囱”是指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因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而得名。海底热液活动区被视为海洋科学近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寻找海底“黑烟囱”并对硫化物进行分析,也是“大洋一号”科考的重要任务。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研究下探深度更深的“水下机器人”。863计划重点项目——“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在广州正式启动。 据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教授、“海龙2号”科研队领队朱继懋介绍,下探深度达1万米的无人遥控潜水器试验装置研究预计将于2010年完成。

    “海龙2号”高约3.8米,长宽均为1.8米左右,能最大提取250公斤的物品,是中国目前仅有的能在3500米水深、海底高温和复杂地形的特殊环境下开展海洋调查和作业的最高精技术装备。“海龙2号”除了下探深度出众外,还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一些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包括虚拟控制系统和动力定位系统。


                                                        源自:《自动化博览》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