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产业将驶入快车道 经济转型吹响号角

  点击数:1554  发布时间:2011-03-02 14:0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龚敏表示,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比较成熟。
关键词:节能环保

    2月26日,由中国证券报社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证清洁发展高层圆桌对话活动中,与会专家及企业负责人对当前节能环保事业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的重点等进行了讨论,为如何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展开讨论、献计献策。

    专家认为,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不过,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坚军表示,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在迎来政策大力支持的同时,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阻力。专家表示,在节能环保产业的具体政策导向和金融支持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经济转型吹响号角

    与会专家认为,进入“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将是中国经济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将贯穿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春平认为,到了21世纪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紧迫的任务。

    在“十一五”规划中的提法是,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指出立足资源节约,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是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带动转变。

    到了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理论上实现了一个重大突破,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增长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即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或产出的增长。发展是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杨春平认为,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提出来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意义上包括两类,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之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之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全面反映经济发展要求,涵盖了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另有与会专家提出,过去的发展强调富国、强国,但是富国和强国不是终极的目标,还有一个健康国家的概念。经济、社会在走上富强的过程中,必须要思考是不是健康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发展的目的是不是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和发展、促进人和地球和谐的发展、保持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是处于一种顺应生命本质要求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

    节能环保大有可为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环保节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倒逼机制,受到了高度重视,未来大有可为。有关专家透露,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专家认为,作为实施和履行环保和节能要求的重要主体之一的企业,既要看到这是一种责任,还要看到这也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从政策的角度看,应当设立有关激励机制、为企业注入一种“环保”基因。

    杨春平表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企业是资源的使用者和转化者,也是污染物的产生者和排放者,绝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利润最大化,把污染留给社会,危害群众健康。与此同时,企业履行节能环保社会责任,也有利于创新经营理念,实现绿色转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品牌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为了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企业应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目前看不少企业对此还不够重视。循环经济产生于发达国家,从理念到实践模式都是反思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探寻经济增长与节约资源环保保护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道路。最终总结出一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另有专家提出,应当向各个领域的企业植入一些环保的基因,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盈利、技术进步,还应当在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方面承担起社会责任,而履行这种社会责任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推动环保节能事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把各种有效的资源、技术形成一种清洁化的资本或清洁资本,让这种清洁资本推动公司组织朝着规范、可持续的方向成长。

    环保节能正在成为国家战略,并成为一种深刻的全民意识。与会专家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应当推动环保节能领域的技术发展,并且在产业化方面下工夫。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政策导航逐步细化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我国余热利用方面的代表企业天壕节能有关人士表示,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余热发电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包括财税、金融政策都予以支持。2010年4月份国务院发布鼓励合同能源管理(EMC)的模式,在能耗企业引入专业公司来做专业的设备,实际上对节能行业是非常大的利好。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余热利用行业的发展就是一马平川。天壕节能董事长陈作涛表示,公司从事余热余能的利用需要涉及电力行业,而电力行业比较敏感。例如,公司需要与电网企业协商办理上网手续,还要缴纳各项费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余热利用类企业的成本;此外,政府对余热利用产业的一些支持政策在落实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陈作涛表示,从电网企业的整体规划来看,余热利用企业向电网缴纳一定的费用是天经地义的,但这笔费用是否有可能适当控制,避免过度增加余热利用企业的成本,这方面公司也期待政策予以更大的支持。

    对此,杨春平表示,目前很多中央支持政策在地方执行时配套尚不够完善,不同地方的执行情况也可能不同。杨春平呼吁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在具体每个地方的执行中,对于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政策能够予以调节和完善,使其能够更有力地支持节能环保企业。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龚敏表示,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公司累计销售了新能源汽车2500辆,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没有补贴的时候就销往广州。但在政策层面还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充电站建设等方面的规定更加明晰,这样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