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粤物流应重视“软合作”达成合作共识

  点击数:307  发布时间:2006-02-07 09:32
关键词:物流
香港与广东地域相连,又处同一水域,无论是所属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是背靠的泛珠三角九省区,都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最蓬勃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中国正成为世界性的制造中心、采购中心和亚太地区的分销中心。哪个地区能形成‘中国的峰巅’?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环渤海地区都有一定的条件,都在积蓄能量跃跃欲试。不过,这些地方都面临共同的难题:供应链的管理问题。谁能率先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就最有可能成为三大中心的领导者。

珠三角集中了五大港口和五大机场,中国交通大动脉的‘五纵七横’有三纵(京广、京九、京珠)经过珠三角。同时,珠三角内部的高速交通网络在内地也首屈一指。可以说,泛珠三角已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发展的立体化、国际化的交通格局。

香港与广东在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密切的互动、互补关系:香港是广东最主要的货物出口通道,华南地区外贸出口量的90%经香港运输或转运,香港处理的货物中也有60%与华南地区有关。因此,港粤两地在各自的物流业发展中,应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发展关系。事实上,过往两地在物流业的‘硬合作’已卓有成效,在公路运输、港口建设、基础设施规划协调等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但是,相比之下,两地物流业的‘软合作’至今仍未充分展开。

港粤物流合作,基础设施最急迫、也比较容易起步,但要提高合作的层次,还必须在制度方面做更系统和周密的安排。因此,在交通硬体建设取得突破的同时,两地政府之间还应就推动营造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达成共识,由贸易投资、工商、海关等部门签署合作协定,力促区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推进港粤物流业的‘软合作’,应清理、废止涉及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的制度和规定,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消除地区贸易中的障碍和封锁;共同建立解决地区贸易障碍的协调机制;开展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构建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

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区域既有原材料产地,又有加工基地,还有沿海港口。实现物流一体化运作,可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扩大区域对内对外开放,形成区域内互联互动、协调发展,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度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广泛的国际市场联系。但是,香港物流业要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推动整个区域内物流一体化运作,进一步扩大和延伸香港发展的腹地。

区域经济合作应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但是,在合作的初始阶段,尤其是在内地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仍须担当重任。政府应作为发动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协调者,推动区域合作走上轨道,顺利运作。目前,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协调机制已基本建立,当务之急就是营造适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软环境’,也就是通过政府部门跨区域协调,逐步清除物流业发展的行政壁垒,帮助物流企业协调和解决在区域物流一体化运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区域物流一体化运作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