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近日发布的“美国捐赠给安徽的医疗用品废品率达26%”消息,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安徽人对这份来自海外的“问题捐赠”感到遗憾和不解。
12月4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批物品的受赠方是安徽省慈善协会。该协会有关人士介绍说,此批捐赠物品由中华慈善总会拨付我省。11月7日,这批捐赠物品从天津入关后运抵合肥,省慈善协会一直将其存放在仓库里,没有对其进行拆封。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11月8日,他们接到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通知,一批由美国一家基金会捐赠的医疗用品已抵达安徽,需要对其进行检验。第二天,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就对捐赠物品进行了细致的检验,结果发现部分医疗用品已经过期。“这些过期的医疗用品一旦被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随即,这批捐赠物品被封存,准备退运处理。
部分捐赠物品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后,安徽省慈善协会当即和中华慈善总会取得联系,以期妥善处理这批“问题捐赠”。慈善协会有关人士表示,这批物品是由中华慈善总会拨付来的,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将由中华慈善总会与捐赠方进行沟通协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位人士还解释说,外地以往接受的捐赠中也出现过类似的事件。这是因为,出于节省运费的考虑,慈善物品的运输常常采取比较耗时的运输方法,从捐赠协议的签订到物品运至我国,往往间隔很长时间,部分物品难免会出现过期的现象。以往遇到这样的事情,都将过了有效期或快过有效期的药品挑出来,然后退回去。
这批存在问题的捐赠足足有一个集装箱,退回的运输费用估计要数万元人民币。据悉,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按照相关程序把这批捐赠物品移交给合肥海关,由合肥海关对退运进行监督。
安徽人拒绝这份“爱心”近日,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由美国某基金会赠皖的医疗用品进行检验时,发现其中夹带有大量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二手、过期、无质保日期的物品,废品率高达26%。目前所有货物已经封存并将做退运处理。
来自美国的医疗捐赠品竟充满劣质产品与废品,这让皖人大伤自尊;同时安徽有关部门已将这批货物做退运处理,这种处理多少挽回了安徽人的尊严。安徽人当然应该拒绝这样的“爱心”。
捐赠者明知医疗用品事关生命安全,竟然还是让这批劣质废品打着所谓的“爱心”旗号,漂洋过海“施舍”到安徽。即使这种行为是因为粗心带来的失误,也仍然不能排除捐赠者对受赠方的故意歧视。这种“爱心”多少让人有点“恶心”。
摘自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