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走研究大突破:机器人仿人蹒跚学步

  点击数:1295  发布时间:2005-02-21 11:14
关键词:机器人

 

 

蹒跚学步的3个机器人从左到右分别为丹尼斯、幼童和康奈尔

 

    人与机器的不同之处就是人能伸缩,而机器不能。科学家开发的蹒跚学步的仿人机器人就学人伸缩着走路,并能保证不会摔跤。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近日向外界展示了3个仿照人类步行方式行走的机器人,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幼童”,康奈尔大学研制的“康奈尔”,以及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研制的“丹尼斯”。其中,“幼童”是3个机器人中最矮的一个,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就像刚开始学步的儿童。

 

        对于这几个机器人来说,它们仅仅是在人类面前迈出一小步。但对于机器人研究领域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技术飞跃,是自19世纪以来机器人行走研究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屈膝抬腿自然落脚走路

 

        虽然行走机器人看起来更像行动的安装工而不是人,但他们很懂得人类行走的诀窍。他们利用曲线型脚和机动化脚踝来向前迈动他们的大腿。当它们行走时,膝盖会弯曲带动小腿,双臂会前后摆动以保持身体平衡。科学家还在机器人头部安装了装饰性的眼睛,让它们看起来更像人类。

 

        早在19世纪,人类工程师就设计出能够依靠重力行走下坡的机器玩具,科学家称之为“无源动力设计”。但自那之后,仿人机器人行走研究领域就没有再取得较大突破。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步行玩具通过左右摆动使脚离开地面。而人类行走时,则是依靠弯曲膝盖使脚离开地面,从而将这种摆动降低至最低。“康奈尔”和“丹尼斯”步行就是采用了这种原理。

 

        “无源动力设计”使这些新机器人在平面行走时,在肌肉似的弹性和张力下,依靠重力让脚返回地面,从而使其所消耗的能量几乎与相同体重人类步行消耗能量相当,仅比普通荧光灯管消耗的能量略高。

 

        而“其他机器人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时,每条腿、膝和踝的运动都需要机械化的帮助才行,也就要消耗大量能量。比如,日本本田公司推出的“阿西莫”机器人能够跑步、倒走和上楼梯,但每一个动作都要消耗大量能量,通常是这些机器人的10倍之多。

 

        而且,其他机器人即便控制得最顺畅,都必须先站立,然后才能做其他动作。而这些新机器人行走是基于摔倒,自己起立,再摔倒的原理来设计的。

 

        600步内适应新地形行走

 

        虽然 “幼童”不能屈膝抬腿,必须借助左右摇摆来完成迈步动作,但它它却是最聪明的一个,拥有一个与蚂蚁智力水平相当的大脑,能像人类一样适应新地形。

 

        “幼童”还配备有传感器,可以帮助它像人走路一样学着行走。传感器可以测量它的动作、倾斜度和运动速度,然后指挥小发动机来调整步态,以适应地形的变化。

 

        科学家表示,它能够在“不到20分钟或者大约600步内” 自行调整步态,学会在新地形环境下行走。

 

        传感器以每秒200次地进行测量,不间断地将新指令传达给发动机,以控制它的倾斜和运动速度。传感器还能指示制动器以控制机器人脚踝的凸出程度。依据经验,它每走一步都会对行走参数进行小小的调整。就像人从沙地到草地再到公路一样,会不断地调整好步态。

 

        “未来某一天,它将可以在任何表面上行走,并能调整好步态,”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鲁斯?泰德拉克说。“我们相信,这种原理未来将应用于大量新步行机器人。”

 

        他表示,此机器还将能调整好它的倾斜度和速度,学会踩脚踏车,甚至还会后退走。

 

        有利于假肢和人类行走生物力学的研究

 

        虽然3个机器人能像人那样抬腿走路,但它们在其它方面却不如此前出现的机器人多才多艺。但参与“康奈尔”设计工作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史蒂文?科林斯说,“真正的解决方案介于两者之间,机器人可以在平面或下坡动作中采用无源动力模式,在上楼、跑步和跳远等高能需求动作中改用大型发动机。”

 

        专家甚至认为,这些技术突破将改变机器人的制造方式,甚至为人类假肢研究和人类行走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