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纵观江苏沿江石化业,其生产和流通体系却未能现代化。如果坐船在长江江苏段航行,可以发现两岸码头接连不断,其中很多是石化专用码头,据说已经达到上百个。有的地区同一港口内甚至有十几个化工品码头。两岸的液体化工产品储罐也比比皆是,容量从几千到十几万立方米不等。这些都不仅大幅度占用了生产成本,不利于岸线宝贵资源的利用,甚至会形成各种社会隐患。其原因,就是沿江的众多中小化工企业,在生产和流通方面自成体系,为解决原料运输问题自建码头,为解决贮存问题自建仓库和储罐。
石油化工生产的各个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家企业的产品,往往就是数家工厂的原料。就江苏沿江石化企业来说,他们所需的原料密切相关,仅由“三苯”(纯苯、甲苯、二甲苯)衍生加工出来的产品就有650多个。有关专家呼吁,这一地区的石化企业完全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把原料需求与提供有效组织起来,打造以供应链管理为中心的石化生产与流通体系。为此需要发展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此类物流企业不仅要具有规模较大的仓储系统,而且应拥有现代信息系统与运输能力,为所在地区的石化企业提供集中服务,从而使各家不用再建自己的码头、储罐等设施。国内一些办得比较成功的化工园区,如上海化工园区、南京化工园区,都提供这样的服务。看来,石化企业还是要向园区聚集,否则谈不上现代物流。聚集在一起,可减少仓储、运输、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成本支出,使物流费用降到最低。有着互供料关系的中德合资企业扬巴公司和扬子石化建在一起,两家紧挨着,受到过不少人的赞扬,认为这样既节约了物流成本,还避免了危险化学品长途运输的危险性。
建立现代物流,需要对现有的石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规模过小、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的企业该淘汰的就要淘汰,同时发展大型企业和化工园区。石化工业的物流系统和生产链的整个流程有关,是专业度很高的物流系统,因此要积极组建第三方物流,构建符合现代物流运作的信息化体系,尤其是重视电子商务的平台作用,带动物流系统的需求,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