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走“三国时代”

  点击数:404  发布时间:2004-12-23 10:11
关键词:物流
博鳌亚洲论坛2004国际物流大会12日在深圳落幕,美国联邦快递亚太区总裁简力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裁魏家福、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总裁陈平等国内外物流“大鳄”,齐刷刷亮相大会。在国内零售、物流等行业全面向外资开放背景下,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物流业的“三国时代”即将来临。

中美物流成本:2比1

物流到底是什么?有多重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举着一瓶矿泉水说,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可能卖4美元,实际生产成本只有1美元,剩下的3美元“丢失”了。“丢失”在哪儿?就在运输、仓储等物流过程中。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生产成本再怎么降低,5%-10%已经非常困难,只有减少那“丢失”的3美元,才具有吸引力。

马士基集团高级副总裁彼得·费德瑞克森说,目前中国物流的成本可能在20%-21%左右,而美国的成本是10%,如果能够把物流成本降低11%的话,将会给中国带来17.2亿美元的直接收益。

物流不仅可以给中国的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带来巨大收益,成为“第三利润源”,而且它本身的市场价值也非常庞大。中国物流协会副会长曹江林提供了一组数据:仅2004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就达到了1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物流业增加值1969亿元,同比增长10.1%。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现在一架波音飞机由70多个国家生产的零部件组成,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因此“中国制造”应积极融入到全球供应链范畴。而物流,则是支持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因素。物流的“中国意义”不仅对于中国,对整个亚洲地区在未来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种资本角力:鼎立

国际物流大鳄早已开始了在中国的布局。随着本月11日“保护大限”的开放,外资逐渐从合资、合作迈向独资,从一级城市延伸到二级城市的趋势已越来越清晰。航空速递巨头UPS刚刚与中外运签署了回购协议,迈出在华独资的重要一步。其亚太区副总裁欧思文透露,下一步,UPS将和合作伙伴扬子江快运共同在上海建立UPS全球最大的转运中心,这将使上海成为连接美国和中国,中国和欧洲以及中国和东北亚之间的物流中心。

面对外资的“抢点布局”,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则提出了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设想。他说,在WTO推动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寻求“走出去”拓展全球业务。现在中国的海外投资范围已由原先的贸易和食品逐渐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产业,中国海外投资的合同投资额在2003年达到20.9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12.3%。那些卓越的中国物流企业应当能够帮助中国企业顺利实现海外投资,并且迅速占领海外市场。作为物流国企,可以发挥政策优惠、网络强大、硬件基础好的优势。

物流国企的发展重点听上去有点与外资“错位”的味道,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总裁陈平却针锋相对地预言:中国民营企业最终有望击败外资、国企,成为中国物流的主力军。陈平分析说,外资企业资金足、人才多、技术强,国有企业网络大、历史悠久、硬件好,而民营企业也有三个优势,价格低、创新快、理念新。与此相对,三类企业的劣势也各有三条:外资企业网络少、成本高、本土化慢;国有企业体制僵,理念旧,服务水平不太令人满意;民营企业则是资金缺,基础薄,企业规模较小。陈平认为三类企业各自要把自己的缺点消化掉,或者把弱势转化为优势,至少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时间,这就为三类企业的此消彼长留下了空间,民营物流企业由此也获得了发展机会,就会和国有、外资企业形成中国物流业的“三国鼎立”时代。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