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制造”是我国机床行业发展方向

  点击数:614  发布时间:2003-11-06 06:06
关键词:机床
“业务外包”又称“虚拟制造”,是制造企业把业务链的中间制造环节部分或全部进行弱化,实行委托协作加工,而对业务链上游的产品开发设计,下游的市场营销(包括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强化的一种制造管理模式。有专家认为“虚拟制造”将对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虚拟制造”对我国机床行业发展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在宏观层面上,一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企业的存量资产,使其有效地发挥资本功能,避免重复建设。二是有利于打破部门封闭,条块分割,真正实现核心企业(在行业内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企业)的核心能力扩张,带动相关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水平。对那些核心企业(主机厂)来说,通过“虚拟制造”,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厂家,把它们扶持、培植为自己的配套群。对各专业小厂来说,抓住核心企业业务外包的有利时机,挤进配套群与主机厂形成战略联盟,实现“双赢”。三是有利于发挥我国机床工具产业的群集效应。产业群集效应的充分发挥,优势企业要有敢当行业“旗舰”的勇气和魅力,以“大制造”的概念,整合区域制造资源,营造产业生态系统;一般的小企业要甘当“配角”,善于发挥其成本、机制、响应速度等优势,在全球或区域机床工具产业链中占据与自己核心能力相匹配的产业环节,这样企业才能做好做精,做强做大,行业自身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发展。
  在微观层面上,一是精简机构,减少冗员,降低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二是减少固定资产和原材料投入,降低投资风险(实际上是转嫁风险、分散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及投资回报率。部分或全部加工业务实行外包后,核心企业用于生产设备、厂房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投入可以削减甚至不用再投入,避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粗放式经营。同时,原材料采购、物流管理可以由承包商负责,使前期资金投入减到最小。企业也不必担心销售淡季工厂内人手及设备冗余,生产能力空放,销售旺季时人员设备又嫌不足,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三是集中资源,促进研发和销售或进行企业购并,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购并别的企业获取新技术,或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来源:中机网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