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创造汽车魅力 电子控制当上日本车主角

  点击数:392  发布时间:2008-07-16 19:49
关键词:汽车
 

  电子装备左右汽车竞争力的比例越来越大。汽车厂商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功能。一些部件厂商甚至开始成立专业队伍探索未来汽车形态。而工作量越来越大的开发一线则面临着通过跨组织的横向改革来提高效率的问题。欧美的企业已开始利用人才丰富的印度来开发车用软件。

  丰田汽车于2008年2月推出了全面改良的新款“皇冠”。虽然沿用了上一代汽车底盘,但是通过提高电子控制的性能,大幅改进的行驶性能成为了一大卖点。新款皇冠全部标配的综合控制系统“VDIM”,通过协调控制转向、刹车和发动机,在弯道和颠簸路面上也能够平稳行驶。在试驾新款皇冠后,一些老皇冠用户不禁赞叹“硬件设备与原来一样,行驶性却能有如此之大的改变”。

  新款皇冠对电子装备的重视在目录上也可略见一斑。该公司首次在目录中加入了“电子底盘(PF)”这类词语。“因为发动机和悬挂形式与以往相同,所以难以向用户传达新意。我们想告诉用户,通过强化电子底盘的性能,新款皇冠实现了大量的电子控制功能”(丰田汽车商品开发本部主管岸田晋二)。

  新款皇冠的电子功能除VDIM外,还有车载导航仪与变速器联动、检测驾驶员打盹,检测夜间行人、急刹车时闪烁尾灯提醒后方车辆注意等功能。新款皇冠上市后1个月的订单量就达到了2万4000辆,为销售目标的4倍多,足以证明丰田提出的“扩充电子装备”战略已经被用户所接受。

  日产汽车技术开发本部IT/车载信息开发组主管大石贤治这样形容最近的汽车电子化趋势:“电子控制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幕前”。

  现在,对于发动机、变速器、刹车等众多硬件,电子控制功能已经理所当然。而在此之前,“因为用户难以感受到电子控制带来的好处,所以电子控制功能很难作为附加值吸引用户”。

  改变这种状况的是该公司2007年12月局部改进的高级轿车“风雅”。风雅在业内首先采用了车载导航仪与刹车联动的功能。也就是说利用车载导航仪的地图数据,计算弯道曲率,在弯道前自动启动刹车减速。“通过车载导航仪与车辆控制联动,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采用电子控制的好处”

  各公司展开电子控制性能竞争

  重视电子控制性能的厂商不光有丰田和日产汽车。本田于2008年3月在日内瓦车展上发布的欧洲版“雅阁”同样强化了电子控制性能。

  欧洲版“雅阁”配备的新开发的“MotionAdaptiveEPS”能够综合控制ESC(防侧滑装置)和EPS(电动转向),当车辆在弯道和颠簸路面上行驶不稳时,通过控制各轮的刹车和EPS,使行驶趋于平稳。如果驾驶员打方向盘的方向不同于系统的最佳判断,那么EPS的马达将对方向盘施加反作用力,协助驾驶员掌控正确的方向。丰田汽车也通过VDIM实现了这种性能。

  富士重工业在2008年5月局部改进的“力狮”上配备了使用立体摄像头的新驾驶辅助系统“EyeSight”。作为预防碰撞安全系统,EyeSight能够通过立体摄像头,对车辆前方的障碍物进行图像识别,在认定无法避免冲撞时,会自动启动刹车。

  EyeSight的前身——ADA系统采用的是同时利用立体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检测前方车辆的方式。在此之前,由于价格昂贵,预防碰撞安全系统只支持前方车辆追踪功能。因为名不副实,未能被用户接受。“这次,富士重工从一开始就没有受技术的约束,而是重视如何实现辅助用户的功能”(富士重工速波技术本部车辆研究实验第3部主管柴田英司)。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