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虽然在国家环保总局提及的近期污染治理重点中没有涉及汽车行业,但汽车业界人士一致认为,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虽然我国的汽车排放标准没有欧盟那么严格,但近几年出台相似政策的脚步明显加快,欧盟2006年10月起全面实行欧IV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去年12月30日起,北京已正式对轻型汽油车和轻型燃气汽车以及重型柴油发动机和重型燃气发动机(重型汽车)实施相当于欧Ⅲ标准的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三”标准;而今年1月1日起,北京开始对轻型柴油车实施相当于欧IV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国家第四阶段排放标准,提前与国际接轨,同时北京将于2008年在国内率先对新车实行“国四”排放标准,2010年国内新车销售将全面实施该标准。专家告诉记者,对汽车发动机而言,每实施一个新阶段排放标准,其单机污染物排放量就会降低30%以上。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产汽车的排放控制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有望由2000年的八年缩短到五年。
2004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实施,政策中明确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国家在科技研究、技术改造、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同时提出“2010年前,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比2003年降低15%以上。要依据有关节能方面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建立汽车产品油耗公示制度。”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副所长陈全世教授告诉记者,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好机会。如果说在传统内燃机汽车方面我国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20年左右的话,那么在电动汽车这一新的领域我国与国外的水平实际上已经相当接近。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也表示要努力把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大型科研项目均以产品和企业为中心,尽快实现电动汽车的产业化。目前,一汽红塔、天津清源生产的电动汽车已实现出口,完全自主的比亚迪的首款电动汽车F3e和长安CV9混合动力汽车也研制成功,不久将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