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目前国际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用地省,运能大,轨道线路的输送能力是公路交通输送能力的近10倍。每一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量少,因而节约能源;采用电力牵引,对环境的污染小。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已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全国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网络的城市则已有25个。
城市轨道交通是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目前中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还不足以对项目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和控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法制建设、技术控制、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为使中国城市轨道行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应尽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促进国产化设备的发展。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大,建设期长,退出成本高,要保证有足够的客运量,才能盈利,因此投资建设应相当慎重,谨防盲目上马。
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在全面建设初期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地方财力难以承受。尤其是一些通过国外贷款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限于贷款条件规定,必须要用相当一部分贷款用于购置贷款国的设备产品。自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以来,中国城轨车辆国产化成绩斐然,国产城轨车辆不断涌现,如南京浦镇客车厂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生产的地铁车辆供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使用;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轻轨车辆,供大连的金石滩-黑石礁轻轨使用;长春客车厂生产的时速100km的轻轨车辆,供天津滨海轻轨使用;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地铁空调车辆,供北京地铁八通线使用。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面对国外厂家的激烈竞争,国内厂家仍需努力。
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和其他交通方式共同构建高效率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改革运营体制,使外部效益体现在轨道交通的内部效益,放宽准入市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将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06年交通运输形势总体较好,全社会共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02.5亿吨和86921.2亿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增长8.9%和8.4%。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为200.8亿人和19202.7亿人公里,分别比去年增长8.7%和9.9%。
港口行业:2006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5.6亿吨,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7亿吨,增长16.8%。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9300万标准箱,增长23.0%。
航空运输:航空运输业完成旅客周转量2369.9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94.3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5.9%、19.5%。
公路运输:公路运输行业完成客运周转量亿10135.9人公里、货运周转量9647.0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9.1%、11.0%;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53907.8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74.9亿人公里,分别增长8.5%、10.5%。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行业完成货运周转量21954.0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亿6622.0人公里,分别同比增长5.9%、9.2%。
水运行业: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53907.8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74.9亿人公里,分别增长8.5%、10.5%。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准备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已有10多个,线路总长为400多公里,建设投资约1400亿元人民币,国家将根据资金筹措情况和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进程,陆续批准这些项目的建设。预计到2010年,将建设轻轨线路约450km,到2020年建设轻轨线路约900km,规划轨道交通网总里程达到3500多公里,轨道交通发展的前景宏大,建设市场广阔。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特点,是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即建设基本是由政府负责规划、资金筹措、工程实施和建成后的运营工作。建设资金来源政府财政上的多,而真正从市场上融资的少。
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地铁、轻轨大多是利用外国贷款进行,因受贷款条件所限,不得不购买贷款国的设备,造成低息贷款、高价购买设备的状况,加大了工程造价。因此,发展轨道交通必须降低工程造价,而降低造价的关键在于提高国产化率。
如北京八通线采用70%以上的国产设备,极大地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也给国内的轨道车辆制造厂、通讯信号公司、自动售检票系统供应商及沿线的房地产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轨道交通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其发展将对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其自身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设备制造到运营管理,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轨道交通的发展,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轨道交通电气业务领域的竞争中,国内外具有建设业绩的企业也只有包括法国泰雷斯、澳大利亚foxpro和北京和利时等几家企业,为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国电南瑞(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中标北京五号线是以总承包商的身份来参与综合监控,项目总金额接近8000万,高姿态跨入轨道交通行业。
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会给相关国内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场、港口码头、高速公路、铁路、地铁等监控系统中。车站联锁、车辆检测、交通信号控制、轨道监控、隧道监控、桥梁检测都开始进入了计算机监控时代,ITS智能交通成为当前热门的讨论话题。SCADA、PLC、工控机、HMI、变频器、传感器、自动化软件、工业以太网、无线通讯等自动化产品和技术在轨道与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