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8,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众多跨国公司带来了投资与发展的良机。然而,只有少数真正具有发展和战略眼光的国际企业,自改革开放之初就积极参与这一历史进程,与中国社会共同发展。ABB就是其中之一。
ABB是一个与中国有着百年渊源的全球500强企业,今天它在中国拥有26家本地企业和38个销售与服务分公司,员工超过1.3万人,业务全方位涵盖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改革开放带来了发展机遇,ABB抓住这一历史契机,不仅创造了在华增长和盈利的奇迹,而且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尽了一个企业为社会应尽的责任。
根植中国 引领行业发展
ABB集团自改革开放之初进入中国的那一刻起,就始终立足于中国,坚持本土化经营与发展的策略,积极促进本土研发水平的提高和本地人材的培养,与合资企业和合作伙伴共同发展进步。
ABB北亚区总裁、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柯睿思先生说:“ABB长期坚持贯彻本地化经营战略,通过不断加大投资和持续的技术引进全力支持公司在华企业的成长,使它们在卓越经营和技术创新方面都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30年来,ABB在华发展的每一项战略举措都着眼长远,准确地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节拍:1992年中国“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B即于当年在厦门建立了在华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合肥ABB变压器有限公司随后也在当年建立;1999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出炉,ABB随即成立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ABB全球最大的变压器生产企业;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将自主创新列为主要任务,2005年ABB集团中国研究院则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成立。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大国”,然而,对于企业而言,要想真正提升实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中国制造”是不够的。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重视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中国设计”在中国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日益凸显。
ABB在华各企业一直高度重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飞越,投身于本地化创新,建立研发设施、培养本地人才,令本地企业的设计与研发能力大大加强,2005年,ABB集团做出战略性决策,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ABB集团中国研究院,成为ABB全球研发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身环保事业
30年来,ABB不仅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而且在自身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环境保护事业,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问题。国家已经把节能减排定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并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BB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一方面为中国各行业提供高效环保的产品与技术,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战略应用于自身生产和运营中,将企业经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做优秀企业公民
在中国,ABB始终致力于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公益事业发展。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一个企业公民对社会的作用,ABB不仅积极参与慈善捐助、环境保护、支持教育等公益事业,还充分利用自有技术、特长和经验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当中国面对自然灾难时,ABB总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ABB先后向受灾地区居民提供了3笔慈善捐款,总计1145万元。教育事关国家的未来,ABB通过多种形式支持中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发展,ABB公司高层积极为中国高校建设出谋划策。捐资助学是ABB另一项支持中国教育事业的长期行动。ABB已经通过“新长城特困大学生助学基金”,连续四年资助贫困大学生,目前全国已有37所高校的千余名学子从中受益。
为世纪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30年。作为全球电力和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ABB为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安全、可靠、先进的电力设备和解决方案。
柯睿思先生表示:“ABB先进的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可以有效的帮助客户增强电网稳定性、提高工业生产率并实现增效节能。在中国,ABB的实力得到了充分认可。我们参与了众多国家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在ABB参与的建设项目中,既有三峡水电站、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百年大计工程,也有城市地铁、港口、机场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0年改革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的发展需要借助ABB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同样,ABB也在中国找到了充分施展的舞台和充满机遇的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30年乃至更久,中国和ABB将继续共同发展,用科技创造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