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北自所)创建于 1954 年,是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1999 年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
北自所致力于制造业领域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发和应用。为客户提供由开发、设计、制造、安装到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北自所为工业自动化专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技术人员、场地等多种资源和技术平台,北自所的“制造业自动化国家工程中心”、“专用集成电路工程中心”、“机电设备设计与制造中心”和“自动控制工程中心”等一批先进的加工测试仪器设备一直为孵化基地的入驻企业提供服务,使各企业受益匪浅。另外,2011年我国气候异常,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地震、洪涝、泥石流、旱灾和低温冷冻等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帮助灾区和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北自所积极响应德胜街道办事处决定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的募捐活动,全所345人参加了捐款,共募集捐款1.3435万元,并已上交德胜街道办事处。
北自所现有员工 800 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600 余人。建有 8 个研究开发中心。有经国家批准建立的“制造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液压元件质量检验中心”、“国家‘ 863 '计划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的科研、开发基地;有“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液压与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等 15 个全国性行业组织依托在本所;是国家批准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 160 多名。
北自所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液压伺服喷漆机器人、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我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MRPII 软件、我国首创的 MIC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取得科研成果 500 多项,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自所为国家重大工程和企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完成了千余项国家攻关项目及企业定制的装备工程,包括承担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地面模拟震动试验;承接备受瞩目的三峡工程和首都国际机场智能配电系统;承担引黄工程项目;开发了我国的第一条机器人喷漆生产线;在加速器领域打破国外封锁研发了我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完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玻纤行业的物流生产线;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S10信息化软件等。
2011年主要业绩及所获荣誉
2011年自动化所实现销售收入约6.7亿元,科技创新收入约4.9亿元;新签科研合同31项、合同额9024.3万元,其中获得工信部、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国家质检局、中关村科技园等政府项目18项,获批资金2078.6万元。北自所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在知识的整理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加大了专利申请力度,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了企业品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截至2011年12月31日,北自所共获得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4项、实用新型5项)、软件著作权1项;“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软件互操作性能力建规系列标准”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高性能宽带钢连续电镀锡生产线的研制开发”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获得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得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科技成果奖共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2011年,我所先后斩获MIE创新之星风云榜“领域专注”奖;获得ABB颁发的年度“至诚合作奖”和“最佳表现奖”;荣膺“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十大民族品牌企业”称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企业;中关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TC/SC推进先进单位;A级诚信纳税单位。并有更多的干部和技术骨干在协会、学会等团体组织中担任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2011年北自所积极探索开发新产品,并通过在现有业务领域寻求技术创新,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大大推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一系列技术创新为国家重点产业、工程及自有产业板块的支撑起到了良好的带动。
电池隔膜生产线是北自所新产品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最好例证。2011年,北自所又投资动力电池自动装配线的研发,有望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智能仓储物流业务在北自所有着30多年历史的传统业务,依据市场需求和预测,2009年开始着手自动化立体冷库的开发研制,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实验,成功解决了-18℃环境下系统运行的机械电控问题,新签合同额近7000万。2010年起,北自所为寻找化纤行业突破口,开发研制出化纤自动落筒专用设备,形成了从自动落筒到产品包装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2011年签订了化纤生产物流系统设备合同1.2亿元,并与国内十几家化纤厂建立了联系,为以后的市场打下了基础。
北自所非常重视政府市场。2011年,在机械总院的帮助指导下,北自所加强政府市场拓展,获批“ZX轴承注入技术研究”、“汽车AMT变速箱智能化在线检测试验设备”等政府项目18项,项目资金较以前有了显著增长。在提升规模化定制设计能力的同时,北自所更加关注国家政策和技术发展动向,积极参与了“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工作。编写了“基于生产过程信息化的制造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实施要点和推进建议,为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工作建言献策。
2011年主要公益事业表现
北自所为工业自动化专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技术人员、场地等多种资源和技术平台,北自所的“制造业自动化国家工程中心”、“专用集成电路工程中心”、“机电设备设计与制造中心”和“自动控制工程中心”等一批先进的加工测试仪器设备一直为孵化基地的入驻企业提供服务,使各企业受益匪浅。另外,2011年我国气候异常,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地震、洪涝、泥石流、旱灾和低温冷冻等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帮助灾区和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北自所积极响应德胜街道办事处决定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的募捐活动,全所345人参加了捐款,共募集捐款1.3435万元,并已上交德胜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