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变频器产业终究实现本土化

  点击数:333  发布时间:2008-03-25 11:53
关键词:变频器
  经济学中,本土化的定义是一个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的说就是要入乡随俗。本土化这一概念也广泛的用于不同的行业,它应该理解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

  “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它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管理变革、加速与国际接轨。

  回顾过去10年的国内变频器行业,外资大面积抢滩中国,在本土化上做了更多卓有成效的努力。综观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最成功的要算本土化战略,包括关系本土化、产品本土化、市场本土化、人员本土化以及研究本土化。

  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在今天,世界的,也可以成为民族的。国内变频器行业的飞速发展与外资本土化所带来的战略意义密不可分。


  1、经营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或地区特性,产品必须满足当地多种消费者的需求,因而需要一个当地化的战略。

  2、跨国公司能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很大原因在于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中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往往把是否在中国实行人员、企业文化、物料、营销等本土化,作为判断跨国公司是否对中国有利的一个标准。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行经营本土化,在中国投资项目,利用中国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在当地的形象。

  3、中国民族文化。跨国公司为实现经营全球化,势必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国公司融入当地社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实行经营本土化,利用中国人力资源,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差异,避免激烈的文化冲突,实现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促进管理变革的实施。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面临的市场环境跟自己的东道国不一样,消费者的人文环境和消费观,政府的法律制度和倾向、地理自然条件的差异、原材料的供应、市场替代者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跨国企业只有适应这些不同的环境才可以更好的生存进而盈利。

  “羊要养得肥,必须放狼进来。”国内某知名变频器制造商坦言,本土化给国内变频器制造商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的良性竞争。

  中国变频器行业未来的持续发展、民族变频器企业的竞争力的改善和提高,既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又需要本土企业加强技术和创新的投入和决心,更重要的是需要能够真正消化和吸收外国的先进和核心技术,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共同构筑产业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