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0引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火车站售票主要采取火车站销售与地区代理相结合的方式。每年的春运、五一、十一等出行高峰期,火车站售票大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同时给铁路旅客运输各方面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现在的售票机制也使得投机倒把的票贩子有机可乘。 由于每年各地情况不同,铁路部门很难精确掌握客流量的大小,也无法预知客流方向,给铁路售票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和压力,这对现行的“客票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电子票务系统正在积极的研制开发中,并逐步投入了运行。多功能电子票务系统是对传统售票方式的有效补充,实现客票管理和发售工作无人化管理,使售票网络延伸至公共场所、大型商场、居民小区等城市的各个角落,从而以可靠的性能,周到的服务,更加方便了旅客的购票需求,提高铁路客运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1系统总体结构 同任何事物一样,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也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许多阶段,一般称为软件生存周期。根据这一思想,把上述基本的过程活动进一步展开,可以得到软件生存周期的6个阶段工作。即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程序编制、测试以及运行维护。同样地,多功能电子票务系统的开发也需要遵循软件生存周期的6个阶段。 多功能电子票务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总体功能结构的确定和模块的划分。出于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考虑,系统利用中间件组成3层结构应用体系。3层结构应用体系将业务逻辑放在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接受客户机的业务请求,根据请求访问数据库,做相关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客户机,客户机不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3层结构应用体系有利于安全控制,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电子票务系统主要由自动售票终端、自动售票应用前置机和客票系统前置机三部分组成。自动售票终端实现了旅客的自助购票;自动售票应用前置机完成所有的售票业务,银行交互业务、系统和管理业务;客票系统前置机实现自动售票系统的对接,使得信息可以定制共享。自动售票系统与客票系统在逻辑上是分离的,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由自动售票服务器的服务程序完成。自动售票系统内所有的信息请求都要经过自动售票服务器的检查、过滤和加工,然后发送到客票系统,信息的交互过程采用专有通信协议,任何非法终端的非法请求都会被拒绝,这又起到了软件防火墙的作用。 2、系统主要功能 结构化分析(Structed Analysis,简称SA)是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的方法,是70年代后期由 Yourdon,Constantine及DeMarco等人提出和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SA 也是一种建模的活动,该方法使用简单的易读的符号,根据软件内部数据传递、变换的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析,描绘出满足功能要求的软件模型。 在系统总体功能确定之后,根据市场调研情况,结合自动售票系统的需求分析,采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将整体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再把系统模块氛围若干子模块,使整个系统的层次结构清晰分明。该系统包括前台应用和后台服务。前台应用软件由终端售票软件、终端管理监控软件组成,主要完成信息录入、数据合法性检查及命令发送等简单的数据处理工作,提供售票终端状态与终端管理控制。后台服务软件完成主要的应用逻辑处理,系统运行维护等复杂交易处理工作,形成典型的“瘦客户-胖服务”的3层系统架构体系。 多功能电子票务系统可以出售所属车站及全国各联网站的车票;提供多种付费方式(包括金融卡、现金、储值卡等方式),多元化的交易方式,完全符合银行信息安全接入规范,通过现金交易,实现方便购票,通过银行金融卡,实现交易结算,通过授权的IC卡,直接购票;提供相关的多种客票、银行服务,如:车次信息查询、余票查询、自动订票、取订票、取款、余额查询等服务;交互界面简单,快捷,纠错性强。由于多功能售票系统服务对象素质之间存在差别,以及对客票数据的依赖性,在设计交互售票模块使其具备这样的功能:在空闲时间或以演示按钮的形式自动演示购票流程,为旅客提供本系统的学习环境;购票过程中,在每一步操作之前提供语音提示功能;提供多种查询方式方便旅客快速选择乘车站和下车站;通过美工设计,在旅客确认购票之前将最终票面信息以真实车票形式展示到屏幕,经过旅客确认无误后再打印车票,实现旅客“所见即所得”的效果,有效减少了信息错误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3、关键技术 作为一个综合的票务销售系统,在系统设计、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技术要点: 3、1 数据平台 采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使数据更加安全和稳定。管理数据库用户、数据库用户是访问数据库信息的途径。按照数据库系统的大小和管理数据库用户所需的工作量,数据库安全性管理者只能拥有create、alter或drop这些权限。 3、2票务机制 系统采用抢票机制、预选票机制和购物篮售票方式,允许同车次多票同售。每票打印惟一的条码,并支持条码识别器的票据查验功能。 3、3控制访问权限 定制用户访问权限,控制各个服务器的操作权限和访问内容,可针对不同时间设定相应管制内容。 3、4事务完整性控制 多功能自动售票系统涉及到对客票信息的访问和修改,对于每次连接交易,都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即事务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系统运用事务队列对所有事务进行管理,记录保存事务执行的全过程,根据资源状况对事务进行调度管理,确保交易的完整性。同时根据事务的优先级、大小和先后等顺序进行处理,保证事务的并发处理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3、5故障检测及恢复 网络连接检验:自动检测自动售票机和服务器的网络连接,重建异常状态的连接。 数据库连接检测:自动检测服务进程和数据库的连接状态,重建异常状态的连接。 异常事务处理:对因为网络阻塞或数据库死锁等原因造成的某些异常事务进行检测,根据资源状况和事务状态决定继续执行或事务回滚,保障交易的完整性。 垃圾内存清除:扫描共享数据区,对各个信息存储库和常连接池进行管理。 3、6安全控制 通过专用银行应用前置机处理票款交易,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应用客票系统网络隔离机,将本系统与客票系统,银行系统进行物理隔离;通过专用的售票应用服务器,有效保证重要业务数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性能评估 多功能电子票务系统在开发设计上具有以下优点: (1) 先进性:系统采用先进的软、硬件产品,系统平台构架于最为普遍采用的UNIX和Microsoft(NT、2000)平台之上,应用平台采用APACHE,支持先进的三层体系结构,支持PHP各项技术,支持领先的大型数据库,使得解决方案本身具备良好的系统性能和可扩展性,体系完备。 (2) 可扩展性:本系统采用PHP组件技术,使得系统业务功能扩展十分自如,软件结构和硬件平台强大的扩展能力,保障了系统架构的可扩充性。 (3) 可维护性:软件设计采用结构化设计,便于模块添加与删除;方案考虑了用户页面修改更新的需求,页面维护简单易行;在数据的维护管理模式上,系统支持对数据的多点维护规则的应用。 (4) 可靠性:系统涉及安全因素众多,依托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系统能力,解决方案中整合了票务交易安全技术、业务数据处理安全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从各个环节保证整个解决方案的安全可靠。在安全技术的保护下,系统还采用了双机热备份技术,保证系统在恶劣失效环境下仍能有效运行。 (5) 便捷性:全新的售票方式,解决了铁路长期存在的购票难问题,进一步增强铁路客运的市场竞争力,对客票系统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6) 双赢性:通过与银行合作使用金融卡购票,在方便旅客购票的同时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实现双赢,提高既有设备的利用率,并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结束语 据了解,目前自动售票机有现金售票和银行卡售票两种。现金售票可使用面值100、50和10元的人民币购票,并具有假币识别和自动找零功能;银行卡购票使用的是银联入网的银行卡。乘客在电脑屏幕和语言提示下,可以很方便地完成自助式购票,时间只需要35秒到60秒,每天可售票1万张左右。此外,为了防止票贩子炒票,售票机每次只能出三张票,长途列车的车票也只售当日。同时系统具有安全可靠、高效稳定、维护方便等特点,近日已在大连、贵阳等地投入使用中。 多功能电子票务系统利用车站客票系统的票务资源,结合银行的业务网络和各种电子货币,打造出了一个集信息传递和服务为一体、覆盖面广的立体服务网络,具有信息共享、反馈迅速、资讯准确等多项优点,实现了一点接入、全网联动,对外统一接入口、统一形象,对内统一按照联动机制,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快速运做。 在客运高峰期,该系统还可为铁路客运管理部门提供随时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态势和运力资源的工具,为运输指挥、调度、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并为日常旅客运输管理提供分析决策支持的平台。 多功能电子票务系统不仅是对现有售票方式的有益补充,还是一种全新的售票方式,给旅客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便捷购票感受。多功能电子售票系统和银行系统的结合,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无人售票,而且促进了电子货币的普及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