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标题 | 宝钢薄带连铸试验机组控制技术 |
技术领域 | 电源 |
行业 | 电梯 |
简介 | 薄带连铸连轧技术是冶金行业最先进的前沿技术之一,宝钢集团在国家85攻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从2001年开始筹建一条薄带连铸连轧试验线,该试验机组的一期工程于2003年4月4日开始第一次热试,目前已进入计划性试验阶段。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薄带连铸工艺过程的控制策略、铸造速度的控制方案以及熔池钢水的液位控制。 |
内容 |
本薄带连铸生产线根据生产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平台设备部分,主要包括大包、中间包、塞棒、长水口、布流器等,负责为铸机提供钢水;铸机部分(铸机又通称为结晶辊或主机),主要包括结晶辊、侧封板等,负责生产铸带;后续部分,主要包括纠偏夹送辊、稳定辊、卷取机夹送辊、卷取机等,负责对铸带的引导、输送、卷取等。
总的控制系统(见图1)由许多小的控制系统组成,例如熔池液位控制、结晶辊辊缝控制、侧封板控制、结晶辊速度控制、活套控制、线速度/张力控制等。本文主要介绍了薄带连铸工艺过程的控制策略、铸造速度的控制方案以及熔池钢水的液位控制。 影响轧制力的另一因素是熔池液位,因为熔池液位高度直接影响到凝固过程的结晶弧长,也就是在结晶辊速度不变的前提下的凝固时间。所以熔池液位控制在控制系统中亦相当重要。 3. 全线速度控制
对辊道(交流电机)的速度控制精度要求不高,采用了V/F无脉冲编码器的控制方式。其他部分均安装脉冲编码器作为速度反馈,以提高速度控制精度。
图3中的轧制力偏差-速度增/减量模块根据轧制力偏差计算需要的速度变化率。计算公式如下,ΔP表示轧制力偏差,ΔV表示速度增/减量,K表示轧制力偏差对应速度变化率,Vb表示结晶辊速度基值,Vs表示结晶辊速度给定值。 当轧制力偏差在轧制力控制死区范围内时输出为0;当轧制力偏差在死区之外时按上述公式计算速度变化率;当积分器的输出值在限幅范围外时,输出限幅值。 5. 熔池钢水液位控制 结晶辊熔池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的组成见图4。
薄带连铸的工艺过程特殊,涡流传感器的安装环境温度高达1300℃-1350℃,且钢水表面无保护渣,故涡流传感器外壳采用了多层隔离加上空气冷却的方法。根据工艺要求,结晶器液位的控制范围为与辊子的轴心成45o-50o的夹角。涡流传感器的最大检测范围为150mm,保证控制点有一定的可调范围。同时为了忽略布流器溢留口等环境对液位检测的影响,在开浇以后,根据工艺给定的结晶辊起始速度、加速斜率和目标速度等参数值,设置了1-3秒的屏蔽时间,在这个时间到了以后,液位检测才加以投入。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 Richard L. Weshsler, John J. Ferriola, “The Castrip Process for Twin-Roll Casting of Steel Strip”, AISE Steel Technology, Sep. 2002, pp. 6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