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 公司类型:其他

联系方式
  • 控制网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辉煌国际2号楼1504室
  • 邮编:100085
  • 电话:010-57116291 / 59813326
  • 传真:010-59813329
  • 网址:http://www.kongzhi.net
  • Email:mahongliang@kongzhi.net
  • 联系人:市场部
案例详细
标题锅炉主汽温和一级汽温的新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行业纺织印刷
简介针对5台锅炉主蒸汽和一级蒸汽温度被控对象滞后大的特点,采用状态变量控制器,重新设计了原来的一、二级汽温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表明,采用基于状态变量控制器的一、二级温控制系统,在锅炉升、降负荷及启、停制粉系统的过程中,均使锅炉一、二级汽温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内容



    电站锅炉的过热汽温是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但由于汽温被控对象的滞后很大,常规的串级控制系统,或采用导前微分补偿信号的双回路控制系统,对滞后较大的汽温控制往往不能获得理想的控制品质。不少电厂当机组负荷仅以2% MCR/min的速率变化时,汽温就偏离设定值10℃以上,严重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巴陵石化公司热电事业部5台锅炉的容量分别是130t/h和220t/h,其主汽温和一级汽温均通过喷水来调节,由于存在如下原因使常规的控制系统难于投入:

    ① 被控对象的惯性和滞后很大,使整个汽温控制系统的可控性变差;
    ② 在正常情况下,一、二级喷水的需要量较小,喷水阀阀位一般在较小的位置,造成执行器存在较大的死区和喷水阀阀位与流量之间存在强的非线性,而且由于阀位小造成了阀门两侧的压差较大,阀门的磨损也较严重;
    ③ 由于锅炉的容量小,当启停制粉系统时,三次风对汽温的影响很大,若不加控制,汽温会变化20~30℃;
    ④由于锅炉为母管制方式运行,而母管蒸汽压力由于种种原因变化频繁且变化幅度大,导致汽温的变化快且幅度大。所有的这些问题均导致了常规的PID串级
控制方案不能正常投入运行。
    为此,巴陵石油化工公司热电事业部与东南大学一起进行新型汽温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实施。2003年11月,新的基于状态变量控制器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在5号炉上通过了调试,并投入了运行。之后,相继推广到其它锅炉的汽温控制中。经过10多次升、降负荷和启、停制粉系统的试验,一、二级汽温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确保了一、二级汽温控制系统的长期、稳定投入。

1  一、二级汽温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巴陵石化公司热电事业部5台锅炉均通过调整甲、乙两侧的一级喷水量来调节进入二级喷水减温器的蒸汽温度;同样,通过调节甲、乙两侧的二级喷水流量来控制主蒸汽温度。对于一级汽温控制,甲、乙两侧相互独立,可设计成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而对二级汽温控制系统,由于甲、乙两侧的汽温被调量是同一测点的温度,因此,甲、乙两侧只能设计成一套控制系统。
    通过在7号炉上(蒸汽量为130t/h)的一、二级喷水阀门的阶跃扰动试验(在锅炉蒸发量为110t/h工况点上),可方便地求出主汽温和一级汽温被控对象的动态数学模型分别为:

主汽温导前区的数学模型为:
                  (1)
主汽温惯性区的数学模型(输出测点为T101-1)为:
            (2)
一级汽温导前区的数学模型为:
            (3)
一级汽温惯性区的数学模型为:
            (4)

从公式(2)、(4)可知,主汽温和一级汽温均具有很大的惯性时间,特别是一级汽温,其惯性和滞后相对更大。

2  基于状态变量控制器的一、二级汽温控制系统

2.1  原控制方案分析及改进设想
    巴陵石化公司热电事业部5台炉原一、二级汽温控制系统是常规的串级控制方案,由于喷水被控对象的惯性很大,对串级系统而言只有当调节器整定得很慢(即比例带和积分时间均很大)时,闭环控制系统才可能是稳定的。而另一方面,汽温的扰动较多且扰动对汽温的影响快,因此,只有调节器快速、及时动作(最好是在被调量变化之前就动作),才有可能使被调量具有好的控制品质。显然,对于滞后很大的被控过程,若采用串级控制方案,被调量的控制品质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这就导致了常规的串级控制系统的投入效果不理想。合理的想法是先通过先进的大滞后补偿技术对汽温被控对象进行动态补偿,使补偿后的等效汽温对象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较小的惯性和滞后),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失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加快喷水门的动作速度,有效减少汽温的最大动态偏差。而基于状态变量的控制技术就是一种有效的动态特性补偿技术。

2.2  基于状态变量控制技术的汽温控制系统
    当锅炉负荷发生变化时,在过热器中蒸汽流程上的各点温度总是先于主汽温的变化,如果控制系统根据这些流程上的各点温度进行调节,一旦这些温度发生变化,控制系统马上动作、及时调节,就能取得好的控制效果。在常规的串级汽温控制方案的基础上,考虑增加过热器流程上各点温度后所组成的状态变量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状态变量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在上面的方案中,假设了在过热器的流程上增加了5个温度测点,各测点之间的过热器相对较短,因此,假定为一阶惯性环节,即为:  ,而整个汽温被控对象为5阶多容惯性环节 。一般而言,喷水对导前温度的影响是很快的, 因此,上面控制系统的内回路可以看成是一个快速随动系统,即有: θinsp=θin,因此,图1的状态变量控制系统可以进一步表示为图2所示。



图2简化后的状态变量控制系统原理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若不引入状态变量反馈(即:fi=0(i=1,2,…5)),则汽温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为,而引入状态变量反馈后,补偿了汽温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补偿后的汽温被控对象如式(5)所示。
 
                           (5)
    由式(5)可知,补偿后的对象特性与状态反馈系数有关,显然,通过选择一组状态反馈系数fi=0(i=1,2,…5),使补偿的对象具有较理想的动态特性。那么,什么样的特性较理想呢?显然,一方面对象要具有较小的惯性和滞后,另一方面要使对象的静态放大系数相对小一些。据此,可以选择所希望的等效对象如式(6)所示。
         (6)
    式中,γ称为压缩因子。从改善对象动态特性的角度来看,压缩因子γ越小越好,并总能找到一组对应的状态反馈系数fi。但γ越小则反馈系数fi越大,而大的反馈系数fi会使控制系统过份灵敏,特别是当温度测量信号存在小的噪声干扰时,则会导致喷水调门的抖动。因此,压缩因子γ的选取应视实际情况适可而止。一般整定时,γ取为0.5~0.7,可以取得较好的补偿特性。
    要实现图1所示的状态变量控制系统,则必须要测量过热器流程中的各点蒸汽温度(即状态),但这显然是难于实现的。一种可替代的方法是利用被控过程动态数学模型来估计这些中间温度(这当然会损失一些控制品质),在控制理论上就是采用状态观测器来估计这些状态θi,本文所采用的状态观测器如图3所示。



图3  状态变量的观测器回路

    综合图1和图3,最终所设计的状态变量汽温控制系统如图4所示。



图4  状态变量汽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框图

3  新型一、二级汽温控制系统的投运效果

    一、二级汽温的状态变量控制系统投入后,就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测试,经测试,在锅炉升、降负荷及制粉系统的启、停过程中,主汽温度的最大动态偏差为6℃;一级汽温的最大动态偏差为8℃,优良的控制品质,确保了该控制系统的长期稳定投入。图5为在锅炉升、降负荷过程中一、二级汽温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



图5  一、二级汽温控制系统在锅炉升、降负荷过程中的响应曲线

 
     曲线1-主汽温度的设定值;曲线2-主汽温度;曲线3-一级汽温的设定值;曲线4-左一级汽温;曲线5-左侧二级喷水阀阀位;6-右侧二级喷水阀位;7-左一级喷水阀位;8-锅炉蒸汽流量


3  结语

    尽管国内许多电厂一、二级汽温控制系统的投运情况不是太理想,在变负荷时,汽温的变化往往超出允许范围。这主要是对于大滞后汽温被控对象,常规的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无法协调好系统稳定性和系统控制品质之间的矛盾。
对大滞后过程的控制,状态变量控制系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可以有效补偿被控对象的滞后和惯性,从而有效协调好控制系统稳定性和调节阀动作快速性之间的矛盾,它在电厂大滞后过程控制中一定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