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在未来5年里,政府目标是对整体能源消耗进行合理控制,显著降低能耗强度,并确保单位GDP能耗降低16%作为可持续性及节能增效的倡导者,西门子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且由于工业能源消耗占中国能源总消耗的比例高达71%,因此西门子尤为关注中国工业用户的节能进程。
为了对中国工业节能增效的整体进展以及用户行为和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西门子工业领域于2011年6月在中国开展了一个有关节能增效的全面研究。
研究方法及样本分布
(1)研究方法
在线调研: 共收集512 个有效样本,其中包括484个合格样本
电话访问: 共收集368个有效样本,其中包括201个合格样本
(2)样本类型描述
有效样本: (880)
指受访者接受了此次访问,并且他们的回答是基于其所在企业的真实状况。
合格样本: (685)
指受访者所在企业目前已经实施了节能增效项目,或计划在未来1-3年内实施节能增效项目。
结论小结
(1)用户节能现状及重点
中国工业用户已经对节能增效高度重视。在此次调研的880 家企业中:大约71%的用户已经实施节能增效项目;另有7% 的用户计划在未来1-3年内实施节能增效项目;还有22%的用户尚未实施节能增效项目,并且在未来3年里也没有实施该类项目的计划。
在685 个合格样本(即那些已经实施节能增效项目以及计划未来1-3年内实施节能增效项目的企业)中,仅有40% 的企业所开展的节能增效项目处于高级阶段,而剩下60%的企业所开展的节能增效项目仍处于初级阶段,他们仅仅通过采用单一产品或单一系统进行节能。
电能是节能首要重点。40%的工业用户期望在未来3年内将电能消耗降低10%-20%; 蒸汽和水是用户另外两个比较关注的能源,他们对这两种能源的节能目标是在未来3年内降低大约10%。
(2)用户节能增效投资及趋势
投资:硬件占节能增效总投资的比例最大(>50%)。软件占到总投资的比例大约是10% -30%,。而其余10% 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服务类投资,即能源审计、能源监测及能源评估,等等;在硬件类投资中, 控制类及驱动类产品所占比例较大;而在软件类投资中,能源管理系统占其中要部分;
主要趋势:在未来3年内,用于节能增效的硬件类投资和软件类投资都将会增加约10%。
(3)用户实施节能增效的考虑因素及挑战
中国工业用户在决定是否实施节能增效项目时,成熟的技术是其首要的考虑因素,并且这个因素也是他们在选择节能增效供应商时会考虑的首要因素;先进的产品是工业用户在决定是否实施节能增效项目以及在选择相应供应商时会考虑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对于实施节能增效时所面临的挑战,在685个合格样本中,有44%的用户将是否会给企业现有绩效带来负面影响视为最大挑战;其次,有24%的用户将节能效果是否能够被准确测量视为最大挑战。
合同能源管理(EMC):大多数工业用户对此概念的认知度都较低。
详细分析
(1)节能增效的实施现状:中国用户已经对节能增效高度重视
大约71% 的工业用户已经实施了节能增效项目,另有7%的用户计划在未来1-3年内实施该类项目。但在这两部分工业用户(685个样本)中,仅有40%的用户在落实节能方面处于高级阶段。
电能是用户节能的首要重点,70%以上的工业用户将各类能源的节能目标设定为在未来3年内降低20%以内。
(2)硬件在节能增效投资中所占比重最大, 约70%的用户计划在未来3年内增加硬件类的投资, 能源管理系统(EMS)占软件类投资的主要部分。

(3)
成熟的技术是用户在实施节能增效时会考虑的首要因素
此外,用户在选择节能增效供应商时会考虑的另外两个主要供应商是:先进的产品及品牌。

(4)
实施节能增效的主要挑战
44%的工业用户认为“原有系统和设备是否能够在不影响现有绩效的前提下顺畅运行节能增效方案”是在实施节能增效项目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另有22%的工业用户将“节能增效是否能被准确测量”视为最大挑战。
对合同能源管理(EMC) 的认知度较低,在685个合格样本中,有38%的用户没有听说过合同能源管理(EMC),另有40%的用户只听说过这个概念,没有详细的了解;仅有5%的用户已经使用合同能源管理(EMC),还有8%的用户计划在未来3年内使用。
结束语
当前,节能增效是工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工业用户对此的重视程度及需求都有了显著地增加。西门子深入调查研究用户现状及未来规划,进一步了解广大工业用户。西门子愿意同业内人士分享这一成果,希望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看清市场、掌握行业趋势。西门子致力于提高中国工业用户的能效,并愿与媒体同仁携手,为中国的节能事业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共同推进中国工业节能增效的进程 。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1年第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