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ABB电力与自动化世界
-
-
-
ABB自动化世界
微信平台
微信号:abbawc
-
- 联系方式
-
- ABB中国客户服务中心
- 热线(国内):800-820-9696,400-820-9696
- 热线(国际):+86-21-3318-4686
- 传真:+86-21-3318-4688
- 邮箱:contact.center@cn.abb.com
扩展的自动化系统800xA助您节能增效
点击数:2222 发布时间:12-11-20 17:49
ABB作为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领导厂商,为电力和自动化行业的用户提供完善的技术、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自2004年ABB向过程自动化行业推出扩展的自动化系统800xA以来,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全球的众多行业,总数超过了10000多套。根据ARC于2012年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全球展望》研究报告,ABB继续蝉联其在这一自动化核心市场的全球领导地位。
系统800xA以其出众的优势,赢得全球客户的青睐!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四点:提升操作员效率、完美的电气集成、企业级的资产管理、完善的安全系统集成。
提升操作员效率:“以人为本”是系统800xA的设计理念!在提升操作员效率方面,强化了报警分析等先进报警管理功能,同时,点控功能促进操作员协作,快照报告改进工厂状态信息的可视性;在优化海量数据处理流程方面,采用批量程序编辑工具,并提供任务分析工具和详细的差异报告;在增强系统可维护性方面,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管理主控台”和“安全性更新工具”,优化系统安全运行。
电气集成:ABB首开先河,实现了电气集成与开放标准IEC61850的完美融合。传统的解决方案:同一工厂内用于过程自动化与电力自动化的系统是相对独立、彼此分离的,与保护及控制智能电子设备(IED)的交流通常采用硬接线或串行接口的方式。由于需要大量布线和现存的大量通信协议,带宽和成本效益受到严重制约。另外,多系统带来的是多个数据库、多个工程工具、不同的操作员站,以及更多的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系统800xA正是在这一需求下,通过其完善而强大的集成功能,能有效地促进工厂的过程与电力自动化,例如过程仪表、过程电气 (如低压马达控制中心MCC, 电机控制器, 变频传动等)、变电站自动化及电力管理(PMS)等实现真正的一体化,这就意味着用户仅需要一套单一的系统便可实现对工程、操作及维修进行管理。这有助于全面推进对工厂各类设备的高效管理和资产优化,促进系统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IEC 61850标准于2004年首度发布,是变电站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通信标准。
企业级的资产管理:得益于系统800xA开放式的现场总线支持例如HART、WirelessHART、FOUNDATION Fieldbus (HSE与H1)、PROFIBUS、PROFINET、MODBUS TCP、DeviceNet、Ethernet/IP、IEC61850、DriveBus等,ABB将过程控制、功能安全、电气控制等有关的维护集成于一个系统框架里,同时结合计算机维护管理系统CMMS例如IBM Maximo或SAP PM系统,实现工业控制与维护管理的实时互动,大大扩展了企业资产管理与优化的范畴,延长工厂的整体生命周期。
安全系统集成:ABB对安全尤为重视,是全球名列前茅的安全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特别在上游的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早在1979年,ABB就向MOBIL公司位于欧洲北海Statfjord B油气生产平台提供了第一款可编程电子安全控制系统,至今ABB已拥有超过三十年致力于安全解决方案的历史。自1984年ABB向挪威国家石油公司 (Statoil)的Gullfaks A海上平台提交了世界上第一套一体化的过程和安全控制系统开始,ABB一直秉承着一体化的过程及安全自动化的理念。系统800xA符合目前工业最严格的标准IEC 61508和IEC 61511, 满足SIL3应用的要求,其软件和硬件的差异化设计能够极大降低共因与系统失效,将系统的安全完整性进一步增强。ABB在全球已拥有超过1000余套800xA的安全应用案例。自2007年开始至今,ABB公司在全球的13个安全执行中心通过了TÜV Rheinland认证以及拥有超过500名获得TÜV认证和ABB技术认证的安全工程师,在安全领域首屈一指!在中国国内ABB上海和北京都是TUV认证过的安全执行中心,也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得TÜV Rheinland认证的安全执行中心。这些中心为各地客户提供安全仪表系统设计、工程和项目执行所需的本地资源,以及当地安全标准专家和技术专家。
系统800xA的这些优势,能有效地促进工厂范围内过程仪表、过程电气、变电站自动化与电力管理、安全系统的无缝集成并实现企业级的资产管理与优化,为用户创造一个协同过程自动化系统的生产运营环境!ABB能够帮助用户提高生产力和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整体生命周期成本,实现节能增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