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经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税局、北京市地税局共同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设于北京市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核心区。无锡昆仑海岸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在无锡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主要为国内外物联网和云计算企业提供感知层的传感器、网关产品和服务。

  • 公司类型:供应商

联系方式
  • 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甲28号科实大厦C座08C
  • 邮编:100085
  • 电话:010-82671108
  • 传真:010-62533666
  • 网址:http://www.klha.cn
  • Email:maliping@sensor.com.cn
  • 联系人:市场部

昆仑海岸推出物联网云服务平台

厂商: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点击数:4779  发布时间:13-08-18 22:48
近年来,昆仑海岸一直致力于用新观念、新行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从传感器芯片、传感器节点做起,不断开发新型传感器产品。2011年,昆仑海岸在工业控制类、环境监控类等传统产品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针对智慧农业的需求,研发了无线传感网类产品。针对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的需求,研发RFID温度标签类产品。随着国家政策导向日益明显,我们会紧跟客户需求,研发出更多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新产品。


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伯林

活动链接:2013年控制网行业专题---物联网革命 

控制网:近几年,贵公司为物联网提供的自动化产品、技术或方案的创新有哪些?贵公司在物联网行业中如何定位自己的产品?核心优势是什么?

    刘伯林:近年来,昆仑海岸推出的无线传感网类产品包含了物联网感知层的无线传感器和传输层的物联网网关产品,今年推出的物联网云服务平台更是方便了用户对无线传感探头采集的数据进行查看和获取,保证了应用层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昆仑海岸的这套环境监测系统现已用于多个农业大棚和农业大田(例如:黑龙江省庆阳农场)。昆仑海岸始终坚持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拥有数十项发明与实用新型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专有技术的知识产权,持续不断加大技术的升级与改造力度,从而保证升级速度,抢占市场。近年来,昆仑海岸一直致力于用新观念、新行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从传感器芯片、传感器节点做起,不断开发新型传感器产品。2011年,昆仑海岸在工业控制类、环境监控类等传统产品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针对智慧农业的需求,研发了无线传感网类产品。针对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的需求,研发RFID温度标签类产品。随着国家政策导向日益明显,我们会紧跟客户需求,研发出更多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新产品。

控制网:您如何看待近两年物联网在政府的推动下,仍旧处于概念多过于应用的现状?贵公司对此有何应对举措?

    刘伯林:在去年,我国提出要力推物联网建设的时候,工信部同时指出,物联网“尚无”一个标准的定义和概念。究其根源,在于物联网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和技术太宽泛,而其应用模式和场景又过于分散。物联网似乎很难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标准模型,也很难给出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概念和协议。如今物联网剩下的就只是应用。目前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物联网应用之路。这里没有概念,没有模型,没有标准的制约和精细的考证,我们昆仑海岸也只是通过我们进20年的历程来建设一个为应用而生的物联网,即使没有一个协调统一的大概念,也可以用无数个精彩而又实用的小应用组合成整个物联网。

控制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您认为物联网与大数据将如何相互助力,共同发展?

    刘伯林:物联网通过感知帮助我们进行决策,而物联网所需要感知的物件对象范围非常之宽,物联网收集数据包括物理和虚拟,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支持。物联网在需要大数据的同事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我们现在处于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一分钟可以产生非常多的东西,例如下载软件、发布信息、网购等。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与一般的大数据有不同的特点,物联网数据是社交数据,包括物与物,物与人的社会合作信息。物联网产生的这些混搭数据将更有利于我们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因此物联网产生大数据,大数据助力物联网。物联网与大数据在互助互力的关系下将共同发展。

控制网:您认为中国的物联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未来,自动化技术在该行业将有怎样的发展?您如何看待物联网产业成本的居高不下?

    刘伯林:在中国,物联网日益受到重视,物联网产业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物联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国家完全问题、标准体系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商业模式完善问题等。

    物联网的直接信息来源多数是机器而非人类,物联网中的每个物体将成为微型主机,自动感知并收集信息,有的处理后再被发送到需要的地方,这个地方往往是另一个电子设备,这就需要自动化技术的配合,因此可以说自动化技术与物联网是共同发展的。

    物联网分成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三层架构,目前我国物联网中间的传输层最成熟。它可以借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电网等现有基础设施,但是感知层和应用层则相对单薄。目前,最底层的感知手段并不丰富,已有的感知手段性能也有限。无线传感网的关键技术也有很多需要攻克,攻克了这些关键技术,才能批量化复制物联网示范项目。在应用层面来说,打造统一的通用平台、规避重复建设,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因此应用规范标准的确立非常重要,以此为基础,才能使物和物之间“语言相通”,不仅消除了沟通上的障碍,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