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近两年,有几个词汇频繁出现在自动化产业圈中——跨界、融合、生态圈。
跨界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整合或者称为融合。通过自身资源的某一特性与其它表面上不相干的资源进行随机的搭配应用,可放大相互资源的价值,甚至可以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提到跨界,乐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从网络视频到电视、手机,到体育产品,再到前不久宣布牵手广汽进军汽车业,其每一步跨界都会成为焦点。有一种观点,跨界的基础是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有更多的信息链接,供求信息的流通达到空前的释放。单一的企业或产业已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通过跨界才能不断丰富、完善需求与供应。
融合一词在自动化领域的出现最早应追溯到国家提出“两化融合”规划,它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而今,从两化融合到两化深度融合,从《中国制造2025》到“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步伐逐渐加快,并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
生态圈(或称生态系统)在自动化业内广为传播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当然,这里所提到的生态圈并不是指自然环境或是社会环境,而是自动化产业链上下游所打造的生态圈。经济“新常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单打独斗”,选择寻找资源互补的合作伙伴,或达成战略协议,或组成产业联盟,总之打造良好的生态圈成为许多国际大型自动化企业的使命与愿景,他们似乎意识到,深耕庞大的中国市场需要贴近用户需求,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生态圈的发展将带动整体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进步。
笔者将跨界、融合、生态圈逐一阐述,表明三者在自动化业内已产生一定的影响,且紧密相连、贯穿一体。
有研究表明,如今的跨界融合呈现出五大趋势: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金融投资与实业投资融合;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产业跨界融合;技术革命引领行业融合;新的市场需求推动产业跨界。其中不乏自动化产业可借鉴之处。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近几年,随着各产业“十三五”规划工作不断推进,大数据产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其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居全球第一,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市场优势,大数据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的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创新企业和创新应用。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也是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国家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支持软件企业和工业企业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在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并加快安全可靠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安全保障综合能力。
工业大数据的发展诠释了信息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跨界、融合、形成良好生态圈的重要性。自动化产业善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不正是跨界、融合、生态圈发展的初衷?今天,《中国制造2025》指出了向智能制造发展的目标,希望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自动化产业正在为此奋斗,这是我们每一个自动化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