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5月31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个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宏观指导力度、深化试点示范、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完善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来推动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壮大再制造产业规模。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再制造技术与经验现场交流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再制造产品目录》,研究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来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再制造产业短期内已升格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 因为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近两年来,再制造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和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以节约50%成本,60%的能源,70%原材料。对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节能减排以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作用巨大。
《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两个重点领域:(一)深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以推进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消除制度瓶颈,完善回收体系,规范流通市场,努力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传动轴、压缩机、机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时,继续推进大型旧轮胎翻新。(二)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组织开展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机床、矿采机械、铁路机车装备、船舶及办公信息设备等的再制造,提高再制造水平,加快推广应用。
再制造产业的兴起对于自动化技术和产品来说也可谓是一新兴领域,除了制造设备和生产过程中无可避免将大量应用自动化控制产品外,这一行业还涉及产品损耗检测、剩余寿命评估、废弃物环保处理等方面,这对于传感器、智能仪表等产品的需求也将随之显现。
再制造政策的推进为众多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其市场化发展将并非一路坦途。如何解决公众认知、生产成本的制约,是再制造产业未来发展不得不面临的问题。首先,当前大多数消费者仍把“再制造”等同于普通的“维修”,对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表示怀疑。其次,再制造企业前期需要高额的生产成本投入,但只有形成规模才能产生理想的效益,这对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将是一大的考验。这也让我们更期待有关部门关于再制造产业扶持政策细则的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