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自动化博览》立足于整个中国自动化产业,加强报道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自动化行业的政策、专项及相关发展规划。促进行业交流、引领产业发展,《自动化博览》立志于成为中国自动化领域中集实用技术与权威信息为一体的专业传媒。

  • 公司类型:其他

联系方式
  • 《自动化博览》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辉煌国际2号楼1504室
  • 邮编:100085
  • 电话:010-57116290
  • 传真:59813329
  • 网址:http://www.kongzhi.net
  • Email:bjb@kongzhi.net
  • 联系人:市场部

自动化行业印迹—走过2012

厂商:《自动化博览》
  点击数:1861  发布时间:13-01-06 13:40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产品越来越多地采用通用协议、通用硬件和通用软件,以各种方式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连接,病毒、木马等威胁正在向工业控制系统扩散,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发生的"震网"病毒事件,充分反映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011年10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重点加强核设施、钢铁、有色、化工、石油石化、电力、天然气、先进制造、水利枢纽、环境保护、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以及其他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求。”《通知》的提出,表明了政府对于工业信息系统安全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业内工业控制系统供应商的纷纷行动,大力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和利时在近20年的时间内已经销售超过1万台套各类工业控制系统,拥有数千个最终用户单位,这些系统大部分还处于在役运行状态。其向用户提供在役的DCS、PLC、SCADA等各类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升级方案。根据不同的用户的要求和系统的运行状态,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分别向最终用户提供系统整体升级、增加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软件升级等应对策略。对于新建或升级改造的工控系统,面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利时提供不同等级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多年来为客户提供安全指导使其系统免受攻击。施耐德电气在其发表的白皮书中对这些安全指导有详尽描述,此外,还提供各种服务与技术支持帮助用户识别系统设计中的固有漏洞,从而正确的保护其产品免受安全攻击的危害。此外,施耐德电气的产品在关注性能、可靠性、易于使用和易于整合等关键特性的同时,安全性已成为研发和设计考虑的重要一环。

   ABB的工业控制系统遵循有关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国际标准并介入到有关标准的最初制订阶段,ABB专家也参与美国NERC的相关标准制订。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ABB会为按照用户的不同安全级别进行分区,使不同的用户拥有各自的操作权限,ABB还会定期向用户发布经过测试的微软操作系统补丁和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补丁,另外还结合第三方的杀毒与防火墙软硬件来提升工控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ABB扩展的自动化系统800xA可针对此需求向用户提供基于信息安全的操作站,它能实时监控800xA系统的所有数据流信息。此外ABB还联合第三方合作伙伴为用户做安全测试与咨询服务。

   西门子向客户提供一整套切实有效的安全实践,称之为西门子工业安全理念,其核心就是“纵深防御”,具体包括:保证自动化工厂的物理安全;建立安全策略与流程;进行网络分区与(控制单元间的)边界防护; 建立安全的单元间通信;系统加固与补丁管理;恶意软件的检测与防护;访问控制与账号管理;记录设备访问日志,并进行必要的审计。与此同时,西门子还在全球的重点国家建立了安全专家网络。目前,西门子安全网络的中心设立在德国,并在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建立了分支,并计划在英国、印度设立另外两个分支。

   霍尼韦尔的整体安全策略包括:Honeywell已经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主动帮助用户实现安全与防卫 ;与全球重要客户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安全策略;参与在标准委员会的领导层工作,包括:ISA-SP99、IEC-65C、MS-MUG;在Honeywell工厂内部,不断进行控制系统弱点攻击测试 ;计划对所有用户实施工厂实现综合纵深“防御计划”。 Honeywell自动化控制系统实行纵深安全防卫策略:在控制系统内部的每一层内置安全防护功能;提供《控制系统安全最优实践(Best Practices)》正式文本资料;保持警戒(Maintain vigilance),定期进行安全评估与测试,不断维持安全旅程(securityjourney); 提供灾难性故障的恢复工具与程序 ;与客户与用户保持密切合作 ; 集成化的安全防卫方案, 包括物理(Physical),电子(electronic)和计算机(cyber)。

   (此处内容,预详细了解,请点击:http://huodong.kongzhi.net/2012icsis/index.html)

   智能制造成为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之关键

   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一样让人担忧的还有,做了多年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在2012年遭遇了制造业外流的现象。一方面是一些高端制造业在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面临回流倾向;二是一些低端制造业,受制于中国人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和转型升级需要,向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比较典型的现象时,在广东、江苏和山东等地,原本看中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一些台资、韩国企业,开始考虑向劳动力和土地更为廉价的东南亚转移。

  我们可以把这次制造业外流看作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过程,看成是转向高端制造业的必经阶段。

   事实上,这些年来,制造业正在经历着重要的转变:企业的大批量生产向按市场或客户要求客制化生产转变;离散的供应链向同步的供应链转变;设计和控制系统松散耦合向设计和控制系统集成一体化转变;在某地生产向全球化采购、生产转变;仅考虑物理资产设备向全面考虑功能性资产设备转变;追求获得最低生产成本向追求降低系统性成本转变;这些转变正着力推动供应链集成和柔性制造的发展。同时,制造工厂对质量、成本、效率以及安全的高要求加速了企业业务管理系统整合集成。

   面对制造技术的这些发展趋势,最终用户迫切地需要优化生产线的操作运行,而装备制造厂亦需要优化机械制造的效能。因此,智能制造成为了众多业内人士及企业关注的焦点。

   智能制造有着诱人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带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借力智能制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呼唤智能制造;技术发展驱动智能制造;效率、效益、质量的提升需要智能制造;作业环境的改善有赖智能制造。

   在未来的工业发展中,智能化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智能化不仅能够提升传统制造水平,而且能够满足高技术发展需求;同时,智能化既智能又符合伦理标准。另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现代制造服务业提供了技术保障,也将推动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发生全新的改变,此外,智能化还有助于缓解环境和能源对机械制造业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