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之洞察•CEO-CEO眼中的年度事件
关键词;入世十年
陈斌:中国经济的确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它已经结束了高速增长,进入中等发展速度阶段。
入市的十年之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全方位的提升。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我认为中国经济的确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就如同很多主流媒体和专家所说的那样,中国已经结束了高速增长,进入中等发展速度阶段。中国的持续发展取决于一些要素,今后中国经济是否能够继续增长,则取决于是否处理好了这些要素问题。
关键词:跨界整合
刘文汇:事实上,一个行业要想做大做强,只靠自己专业领域的技术似乎已经遇到一个瓶颈,一定要融合各种各样的因素。
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爱迪生还活着,恐怕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很多领域他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但是有一个领域他一定很熟悉,那就是电力这个行业。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电力行业、电力网络有点滞后。当然这些年变化也在悄悄的发生,特别是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到来,我们看到了电力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的更多融合。
事实上,一个行业要想做大做强,只靠自己专业领域的技术似乎已经遇到一个瓶颈, 一定要融合各种各样的因素。因为市场已经不允许我们只是用原来传统的技术。比如我们刚才讲的智能电网的发展,它实际上已经使得我们传统电力的生产、消费都发生了变化。你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电力生产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消费者,你可以从消费的角色转变为电力生产的角色,但这需要网络技术的一个集中程度的融合。电力技术的发展正在朝着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角度发展,从而走出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产业升级
谢锐新:我们需要追求质量,需要通过自动化技术进行产业升级。所以我认为产业升级这四个字的意义应该是:从量到质,从利到名。
中国入世十年带来的是什么?我认为是带来了数量,带来了产量。中国目前在很多领域的数量和产量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是相对应的我们的产品质量、我们品牌的影响力并没有达到世界第一。所以,接下来中国不应该再一味地追求数量,追求利益,而是需要追求质量,需要通过自动化技术进行产业升级。所以我认为产业升级这四个字的意义应该是:从量到质,从利到名。
梁力强:自动化技术不应该仅仅面向生产,还要面向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以及高端制造,这就为自动化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业升级首先就要制造业升级,那么自动化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自动化就是要为工业产业、制造业提供配套设备,将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工业、制造业中。产业升级固然为自动化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比如今后的控制精度、速度都会越来越高,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保证质量、保证合格率、保证劳动生产率,不仅如此,还需要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所以摆在自动化企业面前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那么如何来应对这些挑战呢?我想自动化行业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创新的理念。去年倍福提出,自动化技术不应该仅仅面向生产,还要面向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以及高端制造,这就为自动化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倍福公司正在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生产力,提供更好的研发技术和产品。
关键词:高铁减速
顾建党:每一个自动化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基于过去服务的用户行业过快的增长带动我们产品技术快速应用,到最终一个真正贴近客户、贴近市场、贴近可持续的资源有限性的新的增长。
首先,我认为2011年以高铁减速为代表,中国以数量增长为基石的经济增长模式,即粗犷式的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所以说,对于每一个自动化企业来讲,都面临着一个新的增长是基于过去服务的用户行业过快的增长带动我们产品技术快速应用,到最终一个真正贴近客户、贴近市场、贴近可持续的资源有限性的增长。
陈斌:高铁减速,是件好事。
我认为高铁减速对整个中国工业、制造业,乃至经济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中国需要逐渐放缓速度,来进行调整。
关键词:风电“痛风”
梁力强:现在只是风电的一个调整期,未来风电一定会迎来春天!
倍福公司从事风电很多年,风电在过去几年成倍高速发展,但从去年开始速度放缓,所以我们说风电“痛风”。为什么会速度放缓呢,我总结有以下几点,第一,去年风电事故频出,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第二,生产产能严重过剩。产能过剩会引起什么后果呢?就是风电厂家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风电厂商几乎赚不到什么利润,自然在采购元件的时候,回款时间就会较长,有时候半年,甚至1年。
作为自动化企业, 我们该如何面对风电的这种情况呢?我认为有三点,首先,提供更好的产品、技术、方案来解决用户的问题;其次,想办法降低和控制自动化产品成本在风机成本中的比例;第三,提高服务。说到这里,我认为,现在只是风电的一个调整期,未来一定会迎来春天!
陈斌:风电没有前途。
森兰也在很久以前就涉足了风电,但是通过一系列的论证,我认为就目前来看风电没有前途。
顾建党:去年风电适时调整,这对各行业均衡发展非常有利。
菲尼克斯电气和倍福一样, 进入风电行业1 2 年了, 应该说那时候国内的风电行业才刚刚起步, 菲尼克斯电气向来都愿意和一个产业一起从零开始, 前几年, 菲尼克斯电气在风电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40%~50%。可以说风电业务在菲尼克斯电气整个业务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随着去年风电行业的下滑, 菲尼克斯电气风电业务已经降到了13%~14%,我想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数值。事实上, 我并不希望菲尼克斯电气的业务分布中, 某一个行业占有较大的比重, 从长远看这对公司的整体运营是不利的。所以去年风电适时调整, 我认为这对各行业均衡发展非常有利。
关键词:工业安全
谢锐新:安全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贯彻和执行。企业应该从员工到领导,从底层到高层,都将安全的理念置于一切之上。
在不同的产业生产过程中包括设备安全、人的安全、整个系统的安全等,我在这里并不想过多的说安全产品、安全技术,我想说有多少人能够明白安全背后的意义。实际上,从罗克韦尔自动化的经验来看,安全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贯彻和执行。企业应该从员工到领导,从底层到高层,都将安全的理念置于一切之上,每个人都应该对安全有着足够的重视,这才能驱动整个公司将安全理念置于产品、技术的设计中,才能驱动中国各行各业的工业安全技术和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工业软件
顾建党: 从提供器件, 到提供系统,再到提供整个应用解决方案,这其中软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菲尼克斯电气在市场上的形象是硬件无可争议的安全可靠, 在过去2 0年中,我始终在思考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菲尼克斯电气的一个战略就是真正去思考从提供器件,到提供系统,再到提供整个应用解决方案,这其中软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菲尼克斯电气愿意为中国本土致力于做PLC、控制系统的这些企业提供自动化软件的控制平台。同时,我们也愿意将更多的菲尼克斯电气的技术融合到KW-Software GmbH(德国科维软件有限公司,世界领先的在工业控制和自动化技术领域中提供IEC61131编程和运行系统的软件制造商,已被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收购)软件中,一同推动中国发展。同时,菲尼克斯电气2011年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国软件研发中心,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创造价值。
谢锐新:事实上,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不是硬件公司,而是软件公司。在我们这个行业中,无论是生产企业的维护、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业提升,还是产品的更新换代等都需要一个好的软件系统。
一直以来, 罗克韦尔自动化在软件方面的研发和售后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 去年我们成立了大连软件开发中心,这个中心是公司全球四大软件中心之一,已经成为罗克韦尔自动化全球研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更好地服务亚太及中国市场。该研发中心拥有软件开发、测试、本地化、软件安装与配置管理、运行等完整的技术团队,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不是硬件公司,而是软件公司。在我们这个行业中,无论是生产企业的维护、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业提升,还是产品的更新换代等都需要一个好的软件系统。
关键词:微博营销
顾建党:微博就是现代传播信息的一个工具,任何一个品牌都应该尽可能保证在所有传播工具中存在并发出声音。
刘文汇:微博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改变了单向的传播方式,实现了一种双向的互动。
目前微博的数量已经达到4亿以上,而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每个月都有几千万的上升量。我想微博对于所有渴望扩展自己与受众交流的人或企业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对于ABB公司而言,我们在新浪网站上共开设了4个微博:自动化大世界、ABB低压、ABB机器人和ABB中国。举个简单的例子,ABB中国官方微博开通后,短短3天不到的时间,粉丝数量达到了10几万。
我想开通微博并不是为了进行销售,实际上是多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利用微博传递信息对公司整个营销策略有着积极作用。另外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微博并不同于一般的渠道,你可以通过微博收集到大家的反馈,这个才是微博最大的魅力,它改变了单向的传播方式,而是实现了一种双向的互动。
寄语
刘文汇:我们应该牢记,所有企业的任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所有的技术、产品都应该以建立一个低碳、环保的社会和家园为前提,不仅每个企业,每个人都应该以这个为目标。
陈斌:衷心祝愿中国自动化产业能健康持续的发展,我作为行业的一员,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它的发展做出贡献。
顾建党:作为中国自动化产业的一员,每个人都要为未来中国产业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做好准备,最终让每个人相信我们在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
谢锐新:每一个自动化企业都背负着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创造中国各个行业变革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追求硬件的发展,还要追求软件的发展,软件背后就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来源于人。所以说,我认为对自动化技术人员的培养是对自动化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点。
梁力强:我送给大家四个字:与时俱进。社会在变化,工业需求在变化,制造业对自动化技术产品的要求也在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就是每一个自动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