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助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厂商:《自动化博览》
作者:宋慧欣
  点击数:3123  发布时间:2011-03-19 14:06
新能源汽车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主要体现在动力牵引系统控制,车辆行驶姿态控制,车身控制和信息传送上,分类上与传统车有相同之处,但是在具体的实现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因为新能源汽车同时具有强电和弱电系统,弱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也有从12V向42V发展的趋势。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牵引系统控制主要指: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控制系统;车辆行驶姿态控制主要体现在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中的专有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车身控制和信息传送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具有强电控制,具体的应用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汽车 ,新能源

                      
                          吉利控股集团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电子传动部
                                系统控制研究室主任 于海生

    早在2009年,财政部和科技部共同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最高每辆6万元的补贴政策。并且针对新能源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又推出了“十城千辆”计划,将在连续3年内,每年发展10个大中城市,每个城市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推行1000辆新能源汽车进行商业化示范运行。

    进入“十二五”,新能源汽车也跨入产业化阶段,并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更是被列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继续在资金和政策层面给予重点支持。无疑,“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最强音。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生产制造过程,自动化产品和技术同样必不可缺。对于自动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本刊记者特邀了吉利控股集团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电子传动部系统控制研究室主任于海生博士专业解读。

    《自动化博览》: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研究在哪些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于海生积极发展电动汽车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应对能源与环境挑战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的电动车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速,正迎头赶上。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整车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掌握了电动汽车整车开发关键技术,形成了各类电动汽车的开发能力。但由于技术门槛高,我国在深度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总成和轿车产品的产业化应用方面还没有明显突破。

    我国政府已经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专门开列了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过程中,坚持了政府支持,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确立了以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三横”的研发布局,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

    《自动化博览》:在新能源汽车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于海生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控制精度、控制范围、智能化和网络化等多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在汽车的各个领域,包括动力牵引系统控制,车辆行驶姿态控制,车身控制和信息传送。

    新能源汽车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主要体现在动力牵引系统控制,车辆行驶姿态控制,车身控制和信息传送上,分类上与传统车有相同之处,但是在具体的实现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因为新能源汽车同时具有强电和弱电系统,弱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也有从12V向42V发展的趋势。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牵引系统控制主要指: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控制系统;车辆行驶姿态控制主要体现在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中的专有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车身控制和信息传送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具有强电控制,具体的应用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